兜兜转转,删删改改,竟不知从何起笔。这部作品我很难用单纯的形容词去描述它,因为用形容词去描述它,对我而言甚至是在侮辱它。
我从未见过任何一部作品拥有比它还强的代入感。或许是因为游戏的大背景设置在校园内,是你我正在经历或是曾经经历的逃不开的地方。或许是因为主人公懦弱、习惯逃避,与我太相似。或许是因为它剧情简洁迅速,丝毫不拖泥带水,时间跨度该快就快,慢的时候也足够精细。又或许……
又或许,也许,肯定,是因为它太现实。
我不是很想称呼这部作品为Galgame,相对的,我更乐意称其为“视觉小说”。它不同于我先前所打的许多作品,强调日常与爱情,而是更多着笔于不为人知的过往,原生家庭,社会痼疾,还有残酷的现实。
此时此刻耳机里单曲循环着的是王菲的《邮差》——一首理论上绝不可能出现在我歌单里的歌。我日常听歌的歌单里将近四百首歌,其中国语歌不超过十首,更不可能出现这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喜欢听的歌。恐怕这也是这部作品的魅力之一——能让我心甘情愿地去听,又因这首歌而反哺剧情,重温感动。
说了四百余字的废话,也该进入正题了。
本作三可攻略角色,沈岩、木竹樱、赵诗。我自己只打了前两位。一方面是xp原因,另一方面是初见走了沈岩线,二周目走了木竹樱线,结果推完木竹樱线之后就对别的线再也提不起兴趣了。这篇文章想说道说道的,也就是木竹樱线的结局之一——“邮差”。
邮差End并不是HE,可以说是BE,但我最赞同的一个声音是认其为TE。为什么?
因为“我”与木竹樱,本来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王菲《邮差》
阴差阳错间两人走到了一起,度过了一段互相陪伴、互相支持的时光。然而“我”骨子里的自卑从未褪去,随着距离不断拉近,“我”愈发清楚这个事实。
“我”可以冲动,可以年轻,可以不顾一切。但在“我”一个人的时候,自卑从未离去。“我”最终选择逃避五年后相见的约定,是一种自我欺骗,但也是一种自我保护——逃避现实比面对现实轻松百倍。
与其幻想着“她五年后依然记得我”随后被现实狠狠扇巴掌,不如逃避将要面对的结局,给自己存留一丝希望。
人有时就得靠这一点希望,吊着一口气过活。
这张CG是邮差End的标志。木竹樱在等“我”,而“我”早已仓皇而逃。
我本是邮差,送你至终点,又何敢据你为己有,一探你的世界?
或许我就是喜欢悲剧的。那种无能为力,那种怅然若失,那种擦肩而过,那种无可挽回。在看着他人的悲剧时,也同时在看着自己,相似的过往、相似的处境、相似的心理、相似的无助。为什么我如此喜欢邮差End,又为什么会对这部作品有如此深切的共鸣,恐怕正是我不愿承认的相似性。
还是蛮难概括剧情的。剧情丝毫不拖泥带水,转场该换就换,五年的跨度毫无滞涩。尽管内容大多都是日常,却丝毫不令人生厌,人物形象也塑造得非常丰满。不知不觉间,你确实会喜欢上这个女孩子。她也有弱小,也有恐惧,也有伤痕,也有不愿被人知晓的过往。
一点一点,你会发现在她要离开的时候,你放不下。这就是这部作品厉害的地方。
另外提一嘴沈岩线。对男主来说真正的TE存在于沈岩线,是解开序幕心结的唯一线(应该)。沈岩线也写得非常好,或者说非常真实。更确切地说……好就好在真你妈真实。
最后放一张木竹樱线BE的CG,也非常好看。最不喜欢的恰恰是HE的CG。
“对于理想主义者,哪里都是坟墓。”
——邮差End
Galgame品鉴家(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