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
一声很细微的声响,从窗外传来。接着,又是几声。
老人坐在屋内,捧着一本书页已泛黄的书,安静地读着。儿女都出去了,不知几时才得回来。如此静谧的夜晚,闲下来的老人选择了读书。戴上老花镜,老人操纵着轮椅,选了一本纸本。
纸书啊,那是从上个世纪留下来的吧。
老人曾有一个旧书架,面有好几百本纸书呢。只不过,很多书页都脱落了下来。儿女劝他用空气投影来看书,这些纸质书又不好保存。执拗的老人不肯,定是要一本一本把它们修补好。但奈何,流连辗转间,只剩下了几十本。
老人抚摸着书脊,就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眼瞳里一扫往日的阴翳,转而变得清明。打开书,老人便忘了自我,沉浸其中。直到窗外突然响起的一连串的拍打声,才将他惊醒。
“唰……”
豆大的水珠猛地砸下来,砸在墙上,砸得老人微微有点失神。他似乎很熟悉这种声音,但他又忘了这是什么。老人合上书,环顾四周,看见窗外,水滴在痕迹悄然划过夜空。他愣住了,似是在许久前的一个夜晚,他也见过这种场面。
老人已经160岁了。
老人终身未娶,儿女是他在130岁时领养的。现在的技术已经能将人类的寿命延长至200岁,甚至更久。老人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上160岁的人,自觉已见过无数场景了。
但,现在这窗外的精灵,叫什么来着?
老人的思绪在记忆宫殿中穿梭着,最终,叩开了一百五十年前的大门。
…………
老人的孩提时代,是在农村里度过的。
那大概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农村了。村子很小,只有十几户人家。但小时候大家在一起玩得也很开心。最讨厌的是刚跑上山去玩,天上就开始掉水珠,然后大家就一边咒骂天公一边捂着头跑回家。但夏天几天不掉水珠,庄稼就会旱死。那时,他也曾蹲坐在家门前,盼望着赶紧下雨。
“轰!……”
对,是雨!窗外一道闪电劈过,响起的一声惊雷将老人的思绪拉回现实。老人看向窗外的眼神中,竟多了几分痴迷与怀恋。雨声经过雷声的衬托,似乎更响了。
对啊,我多久没听到过雨声了?
老人再次开始搜索自己的记忆,然后,他停在了自己三十岁的时候。
…………
“由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与有毒酸性气体已达到一个临界值,为避免酸雨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各国领导人在刚刚结束的世界大气污染解决方案商讨会议中达成统一,决定抑制降水。同时,政府将向所有公民发放氧气面罩。所有的水都将限量供应,而海洋与地表径流水也都将被压缩储存。本台将持续追踪更多相关信息。”
那天,他30岁。面前的空气荧幕中突然出现了这样一段报道。他听完,看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只不过不是因为要下雨的灰,他的心里突然空了一块,好像什么重要的东西被剥夺了般无助。
他非常愤怒,为什么雨,这自然创造的精灵,能在人类的使唤下听之任之?人类无权抹杀他!但他知道,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罢了,又谈何改变世界?
正值壮年的他,就再没见过一滴雨。而同时,他也再没有在街上认出过一个故人。所有人都戴着面罩,低着头,从灰暗的人流中匆匆穿行而过,毫无交集。
“啪!”
老人手上的书滑落,掉在地上,脊线再次断开,几张书页掉了出来。
老人惊起,窗外依然下着大雨,未曾停歇。
他突然想出去看看这百年攒下的雨。
老人戴上面罩,披上大衣,操纵着轮椅挪向大门。
一出门,浓郁的黑暗就将他吞噬了。老人清晰地感受到,一连串的雨滴砸在他的脸上,手上,然后腐蚀着一切。
他从未感受过如此磅礴的雨,一连串记忆如决堤般坍塌下来。恍惚间,一道道有关雨的梦境如影片放映般掠过老人的脑海,他看着自己已炭化的手,突然猛地一把扯下面罩,站了起来!
他大口呼吸着早已被污染的空气,张狂地笑着。肺中无数颗粒带来的刺痛感尤为清晰。他早就该死了,只是,他要在死之前嘲笑一番这个世界!人类如此苟且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样的永生有何意义?活着感受不到快乐,那活着干什么!他笑人类傻,笑人类没有勇气去改变,笑人类只能龟缩在自己创造的结局之下!他不怕死,说得直白点,生活在这样的世上比活在地狱里都难受!
恍惚间,他面前出现了他儿时所在的村庄。不远处有几个孩子,正趁着雨还未滂沱,捂着头,咒骂着,笑着,向着这里跑来。
完
后记:也许是旧文新发?突然才发现归程上没有以前的一些文章,那就发上来好了,也有助于收录(bushi
选材有新意
;可是安排老人喜欢书和看书情节的用意何在?我还不是很懂;另外,窃以为对老人是农村长大的描述感觉还是少了一点。老人抚养孩子的情节只是一个单纯的叙述呢,还是想说明什么
书有一点暗示老人怀旧的意味,不过看来意义似乎并不大。
农村长大这个也有人跟我说可以扩写,但我编不出来啊(毕竟老家也能算个小县城,种地什么的还真没怎么体验过
本来在写之前是打算最后加一段孩子们回来的描写的,后来发现这么结挺好?就也没管前面的了。毕竟孩子都130岁了还出门逛街总感觉不大对劲